文藝小清新的知識付費探索
豆瓣,一款以文藝青年聚集地而聞名的社區類產品。融合了書影音的興趣類社區,從早期的Web端發家到現在移動端也具備必然的市場和用戶群體。在知識付費的大潮中,也通過豆瓣時間知識付費功能,準備在知識付費領域分一杯羹。
本文通過對豆瓣時間功能上線以及迭代路線的復盤來分析一下一款產品新增功能模塊時:需求、功能、版本規劃是如何去設計和落地的。
需求分析
用戶分析
豆瓣時間作為豆瓣APP的一個知識付費功能模塊的定位,那么用戶群體必然是豆瓣自己的目標用戶群體。
豆瓣自己定位為書影音的興趣類社區產品,主要以書、影視、音樂加豆瓣小組為主要的功能模塊,目前的主要用戶群體在豆瓣上也是以生活興趣類為主要的訴求。
產品調性
豆瓣本事定位為一款文藝小清新的產品,但是隨著被大眾用戶所熟知,不成制止的要被大眾用戶的氣質所感染,但是豆瓣自己并沒有改變初心,一如既往的根據產品最初的氣質在發展,這可能也是產品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之一。
所以,基于豆瓣自己的調性,那么豆瓣做的知識付費產品也不會像知乎、得到這樣大而全,相反而主要以文藝清新類的知識付費產品為主,這一點通過豆瓣時間目前上線的知識產品類型和內容也可以驗證。
產品形式
知識付費產品目前主流的傳播方式就是通過周期更新,音頻、圖文的形式進行知識展現。那么豆瓣時間作為一個知識付費的“晚輩”也借鑒了行業頭部玩家的做法,通過音頻、圖文的方式進行知識產品的“售賣”。
功能設計
作為一個提供給用戶購買學習的知識付費功能,,基于用戶的核心業務流程:選擇知識產品、購買、學習,豆瓣時間在產品還沒打磨足夠完善之前,提供了滿足核心業務流程的主要功能:
選擇知識產品:知識產品的展現,內容介紹,試聽功能
購買:訂閱支付
辦理知識產品:查詢訂閱、下載辦理
其他:知識產品贈送、獲得贈送
選擇知識產品
可以看到目前豆瓣時間一共上線了 11 個知識付費專欄產品,其中以文學類為主,以影音樂、攝影為輔助。正如上面分析豆瓣產品調性所說,作為一款文藝類產品,在知識付費產品的選擇上也要基于其調性選擇合適的知識產品,只有這樣在作為新功能上線后,才不會讓用戶覺得突兀或難以接受。
在對于知識產品設計上,豆瓣時間有幾點與目前主流玩家有所差別,主要表示在以下幾個功能設計上:
產品定價
豆瓣時間上的付費專欄定價從 29 到 128 不等,按照差別的專欄內容和作者定價幅度較大,并沒有選擇像得到APP上 199 的統必然價,這里猜測豆瓣時間的初衷一方面可能考慮到產品自己的內容質量,另一方面也考慮到新功能上線后準入門檻的設計。
試聽功能
豆瓣對 11 個付費專欄都提供了試聽功能,用戶在購買前可以試聽任意專欄的前兩期內容,以確定是否具有購買價值。這一點從產品設計的用戶體驗上來說是很好的,單純的文字內容介紹是無法幫手用戶做出準確選擇的,只有讓用戶切身體驗之后才能做出更好的選擇。
從這一點上來看,對于豆瓣來說,功能上線早期能否選擇足夠優質且符合目標用戶訴求的IP,對于產品自身用戶群體的定位分析以及知識內容的拔取來說是重中之重。
購買支付
購買支付功能屬于比較基礎的功能設計,在這方面豆瓣時間并沒有太多出彩的創意和設計,就一帶而過。
辦理知識產品
對于知識產品的辦理,和其他知識付費產品類似,用戶可以查看本身訂閱的內容和已經下載的內容。
贈送、獲贈
對于贈送功能來說,可以算作一個對產品運營有幫手的功能設計。用戶可以購買專欄贈送給其他用戶,同時獲得贈送的用戶可以查看并辦理本身得到的專欄內容。
通過用戶互動,對于一款產品中的新上線功能來說,可以快速讓現有用戶體驗新功能,提高新功能的用戶轉化率。